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1月24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文化藝術 > 藝文活動> 荷月古琴音樂會 人間音緣唐詩宋詞千年對話

藝文活動

字級

荷月古琴音樂會 人間音緣唐詩宋詞千年對話

【人間社 廖麗珠 台北報導】 2025-08-18
佛光山人間大學台北分校「古琴」班,成立8年有成,指導老師黃永明特別策畫「荷月古琴音樂會」,8月17日於佛光山台北道場6樓法雲堂對外發表,吸引逾150位愛樂人士聆聽。貴賓有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暨台北分校校長滿謙法師、監院妙眾法師及來自佛光山印尼佛學院師生20人蒞臨共襄盛舉。

黃永明說明「荷月」就是農曆六月,感謝常住邀約古琴班的學員與大眾分享。古琴的彈奏與音樂,典雅、古樸與內斂;但是,難學又難懂。為了要介紹這個與普羅大眾有點距離的古琴樂曲,音樂會以雅俗共賞為重點,曲目安排分為三部分,古琴與古典文學的結合、傳統琴曲、古琴與人間音緣的〈流轉〉、〈點燈〉、〈幸福是啥物〉及〈山水妙路〉等共17首。

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說,想念他的時候就唱人間音緣的歌曲,〈幸福是啥物〉即是大師作詞,由音樂人李秉宗譜曲。為配合此次演出,黃永明特別將這首歌予以改編訂減字譜,專為古琴彈奏設計指法,演出時結合吉他、木魚、空靈鼓等樂器,並於本次音樂會首次對外發表。

主辦單位人間大學台北分校表示,古琴因其沉穩古樸的音色,於熱鬧場所較無法完整呈現。古琴班自2017成班至今,黃永明秉持對古琴的傳承,不但認真教學,為了讓學習有感,還運用時下流行的樂曲改編成譜,或是輔以現代樂器合奏,甚或將人間音緣的歌曲編訂成古琴譜,創造出風格多元的樂曲。讓學員們的努力學習成果,能以正式演出的型式展現,相信音樂會可為愛樂者帶來全新的感動。

學員林素玟分享,自己是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教授,學術研究領域是《紅樓夢》,最初拜黃永明學習古琴的動機,就是想彈奏〈枉凝眉〉。這首判詞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雙玉情緣,化為琴聲,情感的本質是虛幻無常、不可依恃的,盼眾生能以情悟道,多情而不為情所困。合奏人間音緣曲目,傳達星雲大師的人生智慧,讓欣賞者都能遇境心轉,時時點亮心燈,並傳遞給周遭苦難的眾生。

專業理工背景的學員鍾誌勳說,感謝在老師的指導下,努力提升自己的琴藝以及對琴曲的了解,學員在琴曲合奏中藉著音樂融合在一起,在古琴悠遠的樂聲中,體現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;更感謝校方對於這次音樂會的支持,包括海報的設計、舞台布置以及專業音響等。

愛樂人士李俊表示,「荷月古琴音樂會」從千年前唐詩、宋詞,直到近代的〈幸福是啥物?〉除了品味古琴古樸音色及深遠意境之外,亦深深感動於星雲大師將佛法深植在人間,希望大家都能傳唱〈幸福是啥物?〉促進社會更和諧幸福。

曲終,妙眾法師致詞,感謝所有來賓的參與,給予老師及演出學員們的鼓勵與支持。優良的成果,背後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義工及努力練習的過程。特別感謝音樂會策畫人黃永明無私奉獻與專業指導,成就這一場完美的演出。

演出學員有廖文鈴、李淑芬、林素玟、黃楷馨、林克武、涂玲珠、張雅蕙、王淑珍、李月卿、張玉華、劉學文、吳泓德、吳秋麗、鍾誌勳、廖麗珠、朱芝瑩,以及協演人員:詹文俊、任伶俐、王玲、蔡碧玉、陳彥甫等21人,音樂會於全體謝幕後圓滿,常住準備結緣品「向前有路.光明在望」吊飾,贈予每位演出者表示感謝與祝福。
12345678910第1 / 152頁
追蹤我們